秋风送爽启新程,教研赋能正当时。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8月25日,我校在诚明楼阶梯教室开展新学期全体教师校本培训。本次培训聚焦“专业技能进阶”与“教育心理健康”两大核心维度,邀请北京教育学院石双华副教授、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庞孝瑾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冯国蕊老师开展主题讲座。
冯国蕊老师以《在观察、倾听、表达中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为题,为教师们搭建了从教学实践到专业成长的清晰框架。讲座中,冯老师结合大量一线教学案例,深入剖析“课堂观察”的科学维度,从学生行为表现到教学环节衔接,从知识传递效果到思维互动频率,引导教师掌握“精准捕捉教学细节”的方法。围绕“倾听”的艺术展开分享,强调教师需用心倾听学生的课堂反馈、思维困惑与情感需求,将“倾听”转化为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最后聚焦“专业表达”,从教学设计阐述、教学反思撰写到跨学科交流沟通,为教师提供了可落地的表达提升路径,助力教师在“观察—倾听—表达”的闭环中实现专业能力的持续迭代。
庞孝瑾老师做《从教学实践到论文成果:中学教师教科研论文撰写实操方法》专题培训,直击教师在教科研论文写作中的痛点难点。庞老师从“选题”切入,强调教科研论文需扎根教学实际,围绕“教学难题破解”“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等真实场景提炼研究主题,指导教师将课堂实践、学情分析、教学改进都转化为论文写作的鲜活素材,真正实现“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的双向赋能,帮助教师走出“重教学、轻科研”的困境,提升教科研综合素养。
石双华教授以《教师如何在工作中完成幸福生活的建设》为主题,从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感的角度为教师们带来温暖且实用的分享。石教授首先剖析了当前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面临的压力来源,引导教师正确认知压力、接纳情绪、规划教师发展。随后,结合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案例,分享了AI时代教师幸福生活的建设,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成就感来源,自我赋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身教育事业,让“幸福执教”成为职业常态。
三场专家讲座既有前沿教育理念的引领,又有扎实落地的实践方法,既覆盖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需求,又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现实诉求,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充电赋能”盛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校本研修培训不仅为新学期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点燃了教师们探索创新的热情。未来,全体教师将秉承教育家精神,把所学所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新理念,在教科研实践中探索新路径,在幸福执教中传递教育温度,以“启思笃行、深耕不辍”的姿态,奔赴教育事业的浩瀚星河,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