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在充满“双奥记忆”的朝阳大地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80名师生满怀期待地走进国家网球中心——这座曾见证过奥运激情、如今又延续着体育精神的场馆,参与中网公益“网球第一课”活动。师生们在“双奥朝阳”的独特体育文化氛围中,开启了一段融网球运动活力、体育文化底蕴与智能科技魅力于一体的探索之旅,既感受着网球运动的独特魅力,也沉浸式体验着“双奥朝阳”传承不息的体育精神与创新活力。
欢迎仪式现场氛围热烈,中网工作人员先是为在场师生简要介绍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赛事特色、举办意义及行业影响力,让大家快速了解这项国内顶尖网球赛事的核心价值;随后又耐心讲解了观赛礼仪要点,涵盖文明观赛规范、赛事特殊观赛要求等内容,为师生普及专业赛事文化。
仪式过后,物资捐赠环节正式展开。此次捐赠由中网公司联合中信银行“ACE”球计划共同发起,通过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公益平台,向学校精准捐赠6套专业网球器材,包含网球拍、训练用球及辅助装备。这些器材不仅是一份实用的礼物,更将为孩子们搭建接触网球运动的桥梁,助力他们探索网球世界,同时为校园体育活动注入新活力,丰富校园体育教学形式。
捐赠仪式结束后,师生们的网球探索之旅随即开启,大家将在专业指导下,借助新器材初步体验网球运动,开启与网球的美好互动。
对参与活动的学生们而言,近距离观看中网ITF青少年J300比赛,无疑是整场活动中最令人期待的高光环节。
赛场边,孩子们纷纷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青少年球员的每一个身影——从快速敏捷的赛场奔跑到精准有力的挥拍击球,再到得分瞬间的振奋时刻,都被他们牢牢定格在视线里。平日里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网球竞技场景,此刻就在眼前鲜活上演,竞技网球独有的速度与智慧、永不言弃的坚持与热血澎湃的激情,以最真实、最动人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
机器人科技市集现场,科技与运动的碰撞绽放出别样光彩,二者完美交融的场景,让整个市集充满活力。
当智能机器人灵动模拟网球互动时,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机器人精准的动作、与虚拟网球的巧妙“互动”,不仅带来了新奇体验,更让他们直观触摸到科技赋能下未来体育的无限可能。对许多孩子而言,这是人生中首次与“机器人朋友”近距离接触,强烈的好奇心与满溢的惊喜,让他们纷纷围在机器人旁久久驻足,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活动期间,天空虽飘起零星小雨,却丝毫没有浇灭孩子们的热情。他们披上雨衣,依旧专注地观察着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眼中的好奇与兴奋丝毫未减,将这场科技与运动的奇妙邂逅,定格成难忘的瞬间。
活动中,学生们循着图文展板与实物展品的脉络,缓缓追溯中国网球的发展历程——从早期条件有限、步履维艰的探索起步,到如今赛事蓬勃、人才辈出的兴盛局面,一段段珍贵的历史画面与实物,让孩子们对中国网球的过往与当下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当来到中网“冠军手印”墙前,现场氛围更显热烈。孩子们驻足凝视着墙上留存的冠军手印,纷纷伸出小手与偶像的手印隔空“击掌”。这一瞬间,仿佛跨越了时空的阻隔,完成了一场与网球冠军的特殊对话。而那份蕴含在冠军手印里的拼搏精神,也悄然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种子,激励着他们怀揣热爱与勇气,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走进国网AI学练中心,科技赋能体育的活力扑面而来。这里的AI网球“教练”格外引人注目,它能实时捕捉孩子们挥拍、击球的每一个动作,通过智能系统快速分析动作角度、力度等关键数据,直观反馈练习效果。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球拍尝试,在AI“教练”的实时指导下调整姿势、练习击球。清脆的击球声与欢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洋溢在整个场馆的每一个角落,大家在趣味十足的智能体验中,尽情感受网球运动的独特魅力。
体能训练体验环节,成了孩子们释放活力的小天地。每当有孩子站上训练场地,都迫不及待地迈开脚步跑起来——有的奋力冲刺,感受风掠过耳边的速度;有的稳步向前,享受奔跑带来的畅快。
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在场地内穿梭,清脆的脚步声与兴奋的呼喊声交织,原本略显严肃的体能训练,在孩子们的热情参与下变得格外热闹,每个人都在奔跑中尽情感受运动的快乐,收获满满的活力。
整个下午,伴着网球活力,将快乐洒满角落。孩子们穿梭在体验区,笑容始终绽放——挥拍击中“好球”时蹦跳欢呼,和机器人互动时拍手惊叹,奔跑训练时也满是笑声,畅快又尽兴。
立足双奥朝阳的深厚体育底蕴,从网球文化传承的绵长韵味,到科技赋能赛事的新奇体验;从现场见证赛场激情的震撼,到沉浸式参与互动的鲜活——这堂“网球第一课”,早已超越运动技能的启蒙,成为一堂直抵心灵的“成长第一课”。置身真实的赛事氛围中,学生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身触摸着拼搏的滚烫、专注的力量与梦想的光芒。中网公益正以“网球第一课”为桥梁,深度延续双奥城市的体育精神,将体教融合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国际顶级赛事的优质资源,化作教育场景里可感、可学、可成长的鲜活养分。